許多朋友常常問起,鍬形蟲的產房要如何佈置…
有鑑於此,在下花了一點時間,拍了些相關的照片…
看圖說故事… 出自”蟲之森”
本文適用於大多數的鍬形蟲產房佈置…
大多數的鍬形蟲,會將卵產於產卵木中,所以要讓鍬形蟲能夠順利的繁殖下一代,產房中的”產卵木”,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!
產卵木有軟有硬,有小有大…
依所要繁殖的鍬形蟲對產卵木軟、硬的要求及產房容器的大小,挑選適合的產卵木,是繁殖成功的重要關鍵!
以在下目前所養過、繁殖過的鍬形蟲,適合偏軟、偏硬的產卵木,提供給朋友們參考!
一般來說,用指甲可以略壓下的產卵木為偏軟,反之則為偏硬…
適合”偏軟”產卵木的鍬形蟲如:
金鍬、彩虹鍬、美他利佛、雞冠細身赤、鋸鍬(長頸鹿鋸、所羅門鋸、庵美鋸、華勒斯鋸、孔夫子鋸、法布爾鋸、高砂鋸、黃紋鋸、直鄂側紋鋸、史賓斯鉗角鋸、二點鋸、拉法鐵鋸等)、安達佑實(D.a)、螃蟹鍬、台灣鹿角等等…
適合”偏硬”產卵木的鍬形蟲如:
大鍬(中國大鍬、日本大鍬等)、扁類(巴拉旺扁、蘇門達臘扁、牛頭扁、台灣扁鍬等)等等…
以上的鍬形蟲,都可以用本文中的方式來佈置產房…
1.挑選軟硬、大小適合的產木
2.將挑選好的產卵木泡水。用水桶或其它容器將產木置入後,用重物(如磚塊)壓住,開始加水,產木要完全被水淹沒。剛放入水中的產木會開始吸水,所以會有一堆氣泡浮上來;過了幾分鐘後,沒有氣泡時,代表產木已完全吸飽水份了,此時若水的高度如果沒有高過產木,請再加水進去,讓水淹沒產木,泡水一天。產木要多泡幾天水當然沒問題,但目前是登革熱的流行高峰期,記得將泡水的容器加蓋,以免產生孳生源。
產卵木為何要泡水呢?
一.產木沒泡水時,產木沒有水份及濕度;產木中有了濕度,鍬形蟲在產木產卵後,卵才能因為產木中保持的濕度而慢慢膨脹,卵才能順利的孵化成幼蟲。
二.若產木中有已有其它的雜蟲在裏面,一天的水,可以將這些雜蟲及卵淹死;以避免鍬形蟲在產木產卵時因受到干擾而不生。
3.將泡過一天的產卵木表面的樹皮剝除,若不能輕易的剝除,配合湯匙,便可輕易的剝下;母蟲只會將卵產在產卵木內,不會產在樹皮,所以我們先將樹皮去除,可以節省母蟲的體力,增加其生產力。
4.將剝完樹皮的產木置於陰涼通風處,放在報紙上陰乾一天。若沒有陰乾,產木中的水份濕度過高時,在其中的卵將被泡爛而無法孵化成幼蟲。
5.產卵木陰乾一天之後,便可以開始佈置產房。
6.首先,將調好濕度的木屑放入容器中,用力壓緊底部的木屑,壓完後的高度大約是3~5公分;鍬形蟲母蟲,除了會將卵產在產卵木中,也會產卵在被壓緊的底部,所以壓緊最底層木屑,也是很重要的步驟;有許多朋友會用各式各樣的壓木棒、拳頭或手掌來壓底部木屑,但在下用到最後,還是習慣用圖中的木頭來壓;若是用飼養箱,壓的時候記得不要太用力,要一次一次慢慢壓,不然飼養箱的底部是很容易被壓破的(自己就壓破了好幾個)
7.底層木屑壓好後,將泡好水且陰乾的產卵木放在上面;接著再倒入木屑到產房,用手將產卵木旁的木屑往下擠壓,木屑不夠再加,一直壓到蓋過產木的三分之二(有的朋友習慣全埋),在下習慣只露出一點的產木在表面(如圖);這樣稍微突起的小山丘,有助於母蟲翻倒時可以翻正。
8.將產卵木剝下的樹皮分散的鋪在產房上方,有助於母蟲翻倒時可以翻身。
9.放入果凍及母蟲,容器貼上繁殖記錄,大功告成。
10.產房靜置約1~1個半月後開挖產房。
希望本文能對想繁殖鍬形蟲的朋友們有所幫助。